为了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切实地走进现实工作岗位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院积极组织动员学生们参与到专业见习之中去,见习主要采取分散见习和集中见习的方式。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此次见习我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分散见习。今天是专业见习的第一天,我如愿来到家乡贵州省黔西市人民法院进行专业见习。
鉴于学院的教学进度安排,我们只学习了民法和民事诉讼法,因此在政治处进行人员安排的时候,我主动请缨到民庭进行专业见习,最终,我被分配到了民二庭,在庭长的安排下,我有了第一个带教法官——樊瑜兰法官,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樊姐,于是我也跟着大家叫她樊姐。
樊姐是一位经验颇丰的法官,也许也正因为如此,她看起来比其他的法官更为灵活,能够放心地将很多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来做。今天是第一天,在樊姐的耐心指导之下,我完成了2篇解除保全的民事裁定书的写作。尽管我已经大二了,但是我却只是在民事诉讼法课本上学习过民事裁定书,却从来没有写过,因此,当樊姐把这两篇裁定书交给我来写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极为忐忑的,参照着以前的模板,我战战兢兢地写了一个大概,但是写完之后却又总是觉得那里不太对,为什么一份裁定会有两个时间段,还有民事裁定,民事裁定之一,民事裁定之二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我在写裁定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恰巧樊姐和她的书记员都去开庭去了,找不到人可以指导我,但是我又不能将其搁置在一边,我只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用樊姐的账号,登上法院的内部网,查阅了许多民事裁定书,并将其一一对比,反复研读。终于,我恍然大悟,原来有两个时间段是因为这是第三份裁定书,在这之前一共有两份裁定保全的裁定书,所以才会出现两个时间点和两篇裁定书,分别是民事裁定,民事裁定之一,而我在写的这一份是民事裁定之二,我需要在这一份裁定书中将前两次的裁定分别描述一遍。写完这两篇裁定书之后已经下午17点过了,也就是说两篇裁定书就花费了我4-5个小时,但是事实上这应该是1个小时之内就应该要完成的工作。这相当一大部分是我自己的原因,每次只要是第一次做我不熟悉的事情,我都会比别人要慢上好久,但我并没有因此气馁,因为我相信只要我多写多练,以后我也一定会熟练掌握这一项技能。
我做的第二件事是看民事调解书,调解书相对判决书来说相对简单。为了加强我对调解工作的认识、培养我的调解书的写作能力,在樊姐的指导之下,我从看调解书开始,以调解书为突破口,展开见习工作。一整天下来,我一共看了8篇调解书,在看调解书的过程中,我试着将调解书的模板自己默背下来,并在纸上将其大体的框架默写下来,这使我坚信自己已经初步具备写作调解书的能力。
除了看调解书和写解除保全裁定书两项培训之外,我还在法官姐姐们的日常工作交流之中学习到了许多之前不曾着重记忆的知识点,比如说保全的期限、发回重审的案件哪些人员需要回避。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法官们的合议庭讨论,法官们各自发表自己对于案件的裁判观点,而庭长直接了当地就指出了案件的争议焦点,指出了案件裁判继续进行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关键点。
相比较我之前在政务大厅税务窗口进行实习的工作来说,这一次在法院的见习,我不再只是做一些跑腿的、打印、装订等流水线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一次我是真正觉得自己有学到专业领域的知识,能够感受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希望不止今天,今后也能够学到更多务实的知识,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践中巩固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
为了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切实地走进现实工作岗位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院积极组织动员学生们参与到专业见习之中去,见习主要采取分散见习和集中见习的方式。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此次见习我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分散见习。今天是专业见习的第一天,我如愿来到家乡贵州省黔西市人民法院进行专业见习。
鉴于学院的教学进度安排,我们只学习了民法和民事诉讼法,因此在政治处进行人员安排的时候,我主动请缨到民庭进行专业见习,最终,我被分配到了民二庭,在庭长的安排下,我有了第一个带教法官——樊瑜兰法官,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樊姐,于是我也跟着大家叫她樊姐。
樊姐是一位经验颇丰的法官,也许也正因为如此,她看起来比其他的法官更为灵活,能够放心地将很多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来做。今天是第一天,在樊姐的耐心指导之下,我完成了2篇解除保全的民事裁定书的写作。尽管我已经大二了,但是我却只是在民事诉讼法课本上学习过民事裁定书,却从来没有写过,因此,当樊姐把这两篇裁定书交给我来写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极为忐忑的,参照着以前的模板,我战战兢兢地写了一个大概,但是写完之后却又总是觉得那里不太对,为什么一份裁定会有两个时间段,还有民事裁定,民事裁定之一,民事裁定之二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我在写裁定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恰巧樊姐和她的书记员都去开庭去了,找不到人可以指导我,但是我又不能将其搁置在一边,我只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用樊姐的账号,登上法院的内部网,查阅了许多民事裁定书,并将其一一对比,反复研读。终于,我恍然大悟,原来有两个时间段是因为这是第三份裁定书,在这之前一共有两份裁定保全的裁定书,所以才会出现两个时间点和两篇裁定书,分别是民事裁定,民事裁定之一,而我在写的这一份是民事裁定之二,我需要在这一份裁定书中将前两次的裁定分别描述一遍。写完这两篇裁定书之后已经下午17点过了,也就是说两篇裁定书就花费了我4-5个小时,但是事实上这应该是1个小时之内就应该要完成的工作。这相当一大部分是我自己的原因,每次只要是第一次做我不熟悉的事情,我都会比别人要慢上好久,但我并没有因此气馁,因为我相信只要我多写多练,以后我也一定会熟练掌握这一项技能。
我做的第二件事是看民事调解书,调解书相对判决书来说相对简单。为了加强我对调解工作的认识、培养我的调解书的写作能力,在樊姐的指导之下,我从看调解书开始,以调解书为突破口,展开见习工作。一整天下来,我一共看了8篇调解书,在看调解书的过程中,我试着将调解书的模板自己默背下来,并在纸上将其大体的框架默写下来,这使我坚信自己已经初步具备写作调解书的能力。
除了看调解书和写解除保全裁定书两项培训之外,我还在法官姐姐们的日常工作交流之中学习到了许多之前不曾着重记忆的知识点,比如说保全的期限、发回重审的案件哪些人员需要回避。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法官们的合议庭讨论,法官们各自发表自己对于案件的裁判观点,而庭长直接了当地就指出了案件的争议焦点,指出了案件裁判继续进行需要进一步探究的关键点。
相比较我之前在政务大厅税务窗口进行实习的工作来说,这一次在法院的见习,我不再只是做一些跑腿的、打印、装订等流水线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一次我是真正觉得自己有学到专业领域的知识,能够感受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希望不止今天,今后也能够学到更多务实的知识,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和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实践中巩固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
每一个童年的梦想都值得用青春去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