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小组件推送的)看到了”除你武器“的播客,今天听了关于”讨好与自洽“的两期,跟自己挺像的,像是两位主播拧巴点的集合,也是第一次知道,其实不只是我一个人因为自己这样的性格困扰。同时,也更像是借助主播对她们自身的剖析,给我自己去看待自己的性格一个新的视角。如果只是将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我通过从外部观察她们的谈话,那么也类似于我作为旁观者在审视我自己。
第一感受产生的行为貌似并不是第一感受。由于长期地将自己对于某一事件的真实情绪感受放在最后,时间长了之后,因他人感受产生的情绪替代了自己的原本的真实情绪,成为了”第一反应“,导致自己以为,这就是自己的第一感受。进而,为了”衷于内心“,去照顾他人的情绪,而忽略了自己。
例如,当对方提出要出去玩的时候,我的选项是A:刚好可以想出去玩或者因为不太能接收拒绝后对方的失落(虽然可能并没有),答应;B:不想出去玩同时觉得自己能够承受住拒绝对方后的后果,不答应。在内心的自己有拒绝想法的一瞬间,回路就立即跳转到设想对方被拒绝后可能会有的情况,慢慢就忘记了自己本身的抵抗情绪,直接去解决担忧的问题了。或许用抵抗并不恰当,这本身就是一种主体性该有的配得感。
虽说之前一直有用巴纳姆效应提醒自己,也不希望用mbti的标签去固化自己,但是这次的播客着实是体会到了infj的共鸣描述,连审视都是。
编写于:2024/8/29 22:51:08
发布 IP 属地:江苏省无锡市
版权声明
阅读:182 点赞:0 留言:0
偶然间(小组件推送的)看到了”除你武器“的播客,今天听了关于”讨好与自洽“的两期,跟自己挺像的,像是两位主播拧巴点的集合,也是第一次知道,其实不只是我一个人因为自己这样的性格困扰。同时,也更像是借助主播对她们自身的剖析,给我自己去看待自己的性格一个新的视角。如果只是将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我通过从外部观察她们的谈话,那么也类似于我作为旁观者在审视我自己。
第一感受产生的行为貌似并不是第一感受。由于长期地将自己对于某一事件的真实情绪感受放在最后,时间长了之后,因他人感受产生的情绪替代了自己的原本的真实情绪,成为了”第一反应“,导致自己以为,这就是自己的第一感受。进而,为了”衷于内心“,去照顾他人的情绪,而忽略了自己。
例如,当对方提出要出去玩的时候,我的选项是A:刚好可以想出去玩或者因为不太能接收拒绝后对方的失落(虽然可能并没有),答应;B:不想出去玩同时觉得自己能够承受住拒绝对方后的后果,不答应。在内心的自己有拒绝想法的一瞬间,回路就立即跳转到设想对方被拒绝后可能会有的情况,慢慢就忘记了自己本身的抵抗情绪,直接去解决担忧的问题了。或许用抵抗并不恰当,这本身就是一种主体性该有的配得感。
虽说之前一直有用巴纳姆效应提醒自己,也不希望用mbti的标签去固化自己,但是这次的播客着实是体会到了infj的共鸣描述,连审视都是。
编写于:2024/8/29 22:51:08
发布 IP 属地:江苏省无锡市
版权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每一个童年的梦想都值得用青春去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