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程:面试2家;图书馆呆了会儿;心律不齐 回住所单车兜风缓解;
早晨妈妈打来了问候电话 告知现状 暖心;
水漏了一书包 谨记 下不为例;
市民区附近的双子大厦 市民区大厦 周边建筑给我内心震撼 高楼大厦与山野小镇各有各的美;
挖掘一图书馆 若有机会 会常来;
2、谈谈面试感受:
第一家:这个老板入市早 市场经历经验丰富(若按2000年入市 经历过2000-2004年惨淡 2005-2007年的牛 四万亿政策 2014供给侧改革 2018金融收紧 至少经历6轮牛熊 见证无数起落 谈起赚钱底层逻辑赚什么钱头头是道) 操作过大资金 人脉资源丰富(对口专业分析师推荐标的 资金供给资源) 见多识广(指牛熊市体验 各路打法 自己和他人的起落);谈起宏观经济也是对当下货币政策困境 资金泛滥 供需面 未来潜在巨大风险头头是道;谈起去年至今年的这波周期行业 也是从供需流动性谈的头头是道;整个人状态也是见过大世面操作过大资金的轻松与平和 若有幸跟随从业应该能积累不错的学习经验;谈到具体要做的事儿的团队组织框架、操作方法、人员的薪资待遇 总觉得和他前面的不是太匹配 做这件事的动机也捉摸不透 和善的笑容背后藏着老奸巨猾(抱歉 反正正规性我存疑)(第三点也能明白 毕竟以前接触的资源都是高学历高研究背景行业前沿调研过的人士推荐的投资标的 对于我的价值评估给予肯定低甚至不屑一顾 能理解) 最重要一点是要签订2年合同 毫无吸引力的待遇还要签卖身契2年 直接放弃;
第二家:小哥哥经理 自己从期货公司转型自己开公司做老板 具体是分析出身or交易出身不明 整体交流中应该是有分析思路做指引 资源应该是由这家公司引导出来的(隔壁就是他的师父 这个师父应该有两把刷子)交易经历从2014年开始 十年不到 和上一家比可能对市场潜在风险/黑天鹅/风控/视野有欠缺 毕竟从业经历有限;交流过程中问我很多问题 包括白银的分析框架/后市看法 比较善于倾听(和上家老板完全不一样 从头到尾输出他的观点看法 可能人确实参透了投资底层逻辑 降维打击咱 这点承认 见过大世面就是不一样);公司有覆盖期货/二级市场 他个人也覆盖外汇(主要参与货币品种 指数 竟然参与过土耳其里拉/非洲国家指数??咱也是震了个大惊)具体管理规模不详 明天问问;明年会从这家公司抽身转移到自己公司事务;总体对比两家 选择后者可能不能像前者学习到很多东西 但交易自主权会更多我会参与到具体投资决策甚至操盘 后者待遇也更高 前提是聊天过程中我某些方面比较符合他的需求可能会给他提供一些价值(比如分析框架 股票方面的从业经历)后者为人谦逊平和 更容易相处共识 但前提要明白自己几斤几两 在交流观点时前要更加投入准备思考分析 因为你说的话会给别人带来意见与影响 这点时刻谨记 如履薄冰;明天再见 大概率能成 再确认下规模/分配职位职责/公司整体操作思路/团队框架;
昨天收到了咨询公司面试成功的消息:个人非常看好其潜在可以接触实体企业 线下公司经营/高管团队洽谈的经验 若有机会真想体验一把 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心已有所属 先打个幌子 ;
3、谈谈见这些不同背景经历的人感受:
每个老板/基金经理/公司都有自己风格/业务领域及优势;在投资来看 每个人认知与做的事与做的方法千差万别 这跟其从业背景、接触的人脉圈子、认可的价值观以及市场反馈给他的有非常大关系;有什么样的思维/认识决定了其做什么事儿以及结果 洞悉背后有的艰难有的顺遂弯度长度也不一样;真真是感慨 也许每个分岔口你如何做选择直接决定了给你导向不同的路;这些个人在市场上打拼 甚至曾经在市场上狭路相逢;最后升华一下就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阅人无数 持续践行与思考;
1、行程:面试2家;图书馆呆了会儿;心律不齐 回住所单车兜风缓解;
早晨妈妈打来了问候电话 告知现状 暖心;
水漏了一书包 谨记 下不为例;
市民区附近的双子大厦 市民区大厦 周边建筑给我内心震撼 高楼大厦与山野小镇各有各的美;
挖掘一图书馆 若有机会 会常来;
2、谈谈面试感受:
第一家:这个老板入市早 市场经历经验丰富(若按2000年入市 经历过2000-2004年惨淡 2005-2007年的牛 四万亿政策 2014供给侧改革 2018金融收紧 至少经历6轮牛熊 见证无数起落 谈起赚钱底层逻辑赚什么钱头头是道) 操作过大资金 人脉资源丰富(对口专业分析师推荐标的 资金供给资源) 见多识广(指牛熊市体验 各路打法 自己和他人的起落);谈起宏观经济也是对当下货币政策困境 资金泛滥 供需面 未来潜在巨大风险头头是道;谈起去年至今年的这波周期行业 也是从供需流动性谈的头头是道;整个人状态也是见过大世面操作过大资金的轻松与平和 若有幸跟随从业应该能积累不错的学习经验;谈到具体要做的事儿的团队组织框架、操作方法、人员的薪资待遇 总觉得和他前面的不是太匹配 做这件事的动机也捉摸不透 和善的笑容背后藏着老奸巨猾(抱歉 反正正规性我存疑)(第三点也能明白 毕竟以前接触的资源都是高学历高研究背景行业前沿调研过的人士推荐的投资标的 对于我的价值评估给予肯定低甚至不屑一顾 能理解) 最重要一点是要签订2年合同 毫无吸引力的待遇还要签卖身契2年 直接放弃;
第二家:小哥哥经理 自己从期货公司转型自己开公司做老板 具体是分析出身or交易出身不明 整体交流中应该是有分析思路做指引 资源应该是由这家公司引导出来的(隔壁就是他的师父 这个师父应该有两把刷子)交易经历从2014年开始 十年不到 和上一家比可能对市场潜在风险/黑天鹅/风控/视野有欠缺 毕竟从业经历有限;交流过程中问我很多问题 包括白银的分析框架/后市看法 比较善于倾听(和上家老板完全不一样 从头到尾输出他的观点看法 可能人确实参透了投资底层逻辑 降维打击咱 这点承认 见过大世面就是不一样);公司有覆盖期货/二级市场 他个人也覆盖外汇(主要参与货币品种 指数 竟然参与过土耳其里拉/非洲国家指数??咱也是震了个大惊)具体管理规模不详 明天问问;明年会从这家公司抽身转移到自己公司事务;总体对比两家 选择后者可能不能像前者学习到很多东西 但交易自主权会更多我会参与到具体投资决策甚至操盘 后者待遇也更高 前提是聊天过程中我某些方面比较符合他的需求可能会给他提供一些价值(比如分析框架 股票方面的从业经历)后者为人谦逊平和 更容易相处共识 但前提要明白自己几斤几两 在交流观点时前要更加投入准备思考分析 因为你说的话会给别人带来意见与影响 这点时刻谨记 如履薄冰;明天再见 大概率能成 再确认下规模/分配职位职责/公司整体操作思路/团队框架;
昨天收到了咨询公司面试成功的消息:个人非常看好其潜在可以接触实体企业 线下公司经营/高管团队洽谈的经验 若有机会真想体验一把 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心已有所属 先打个幌子 ;
3、谈谈见这些不同背景经历的人感受:
每个老板/基金经理/公司都有自己风格/业务领域及优势;在投资来看 每个人认知与做的事与做的方法千差万别 这跟其从业背景、接触的人脉圈子、认可的价值观以及市场反馈给他的有非常大关系;有什么样的思维/认识决定了其做什么事儿以及结果 洞悉背后有的艰难有的顺遂弯度长度也不一样;真真是感慨 也许每个分岔口你如何做选择直接决定了给你导向不同的路;这些个人在市场上打拼 甚至曾经在市场上狭路相逢;最后升华一下就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阅人无数 持续践行与思考;
每一个童年的梦想都值得用青春去捍卫!